云自从瓒四处征讨,身知负绝世武功,虽不得升迁,但感“义之所至,生死相随!苍天可鉴,白马为证!”的义从精神,自界桥一役之后,每临敌阵,自领白马先锋,尝绰枪指点敌阵谓众人曰:‘尔等在此稍候,待我先行一步,冲突敌阵!’久之,但凡子龙手起先行之处,全员皆奋勇跟随,所向披靡,“白马义从”的第一轻骑的威名也得以流传下来。
经过这段故事的感受,预计的技能要素中含有了身先士卒的突击感。
卧马沉枪·历史背景的沉淀
结合称号和历史背景文化,再次审视理顺了原画之后的这个故事,则并无明显文化坏点——赵云在所属“群雄”时的著名战例,《三国志·赵云传》中只字未提,所以我们主要还是从《三国志通俗演艺》中来审视,无外乎以“少年将军”的名分战退大将文丑,以及其后白马覆灭的“界桥之战”。
演义第七回“袁绍磐河战公孙·孙坚跨江击刘表”中所著,却说袁绍巧取了公孙瓒的根据地冀州,公孙瓒大怒而尽起精兵攻之,遭袁绍手下大将文丑阻击,原文道:“瓒手下健将四员,一齐迎战;被文丑一枪,刺一将下马,三将俱走。”公孙瓒亡命逃窜,正危急间“忽见草坡左侧转出个‘少年将军’,飞马挺枪,直取文丑……与文丑大战五六十合,胜负未分。”瓒部下救军到,文丑拨马去了,少年也不追赶,自称姓赵,名云,字子龙。本袁绍辖下,因见绍无救民之心,故特弃彼而投瓒,这便是赵云的第一次登场。
之后是同一回的“界桥之战”,赵云适才加入“白马义从”,但错误的指挥很快让白马军在界桥遭到灭顶之灾——界桥一战,公孙瓒初得赵云,不知心腹,令其另领一军在后。遣大将严纲为先锋,瓒自领中军,立马桥上,左中右三路白马军并进。绍大将麴义引八百弓手,步兵一万五千,伏于阵中不动,待白马军迫近,一声炮响,八百弓弩手一齐俱发。左右两军,欲来救应,都被颜良、文丑引弓弩手射住。绍军并进,直杀到界桥边。麴义马到,先斩执旗将,公孙瓒见砍倒绣旗,回马而走。麴义引军直冲后军,正撞着赵云,挺枪跃马,直取麴义。战不数合,一枪刺麴义于马下!一骑马飞入绍军,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袁绍本以为此役胜负已定,正与田丰说笑之间,忽见赵云冲至面前。弓箭手急待射时,云连刺数人,众军皆走。后面瓒军团团围裹,袁绍以兜鍪扑地,大呼死战,于是军士齐心,赵云冲突不入,绍兵大队掩至,颜良亦引军来到,两路并杀。赵云保公孙瓒杀透重围,回到界桥。
之后即使是演义或别传中,赵云在群雄中也再无知名战役,而真实历史中,麴义也是因自己骄横跋扈而被袁绍处死的。但这并不会影响演义带给人们对少年赵云的传奇印象:仁义勇猛且具有极强的技击技巧,并在为保护自己的部队时,会涌现出超群的攻击及侵略能力!
经过文化背景沉淀,预计的技能要素中含有了强调防守反击的技击侵略感。
血脉传承·模拟计算的法则
正在开放的设计思维逐渐转为具象的时候,接到了一条硬性的命令:“赵云必须保留龙胆,并增加一条技能!”这不啻是这次设计进展中一个重要的转折。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标准版中蜀势力赵云对卡牌的增量:以【闪】为数学模型的1来讲,【杀】大约在0.93左右。这样在含《军争》的游戏牌在内的情况下,赵云所持全部卡牌的价值增量为“(1-0.93)*44=3.08”(含《军争》游戏牌中共44张【杀】),在4体力基础上增加正收益技能几乎是不被平衡允许的,而增加觉醒技或正负收益型技能,则不符合少年赵云的群雄背景。最终,为了突出少年赵云初经阵仗、火候未足,并强调技击型人物的特点。在保留“龙胆”的超群防御能力之前提下,直接削减了体力。
随之而来的是3体力武将的特点:手牌持有的减少影响了回合内的选择和回合外的防御能力,并直接反映在玩家体验的下降上面。这也是很多3体力角色都拥有手牌补充能力的理由。但是文官可以通过“计策百出”迎合“手牌可能性增多”的特点,对于赵云这种等级的武将,则不宜采用受伤、判定、弃牌返回等方式作为条件,他的补充方式应该更有侵略性!而1体力换得的卡牌净增量应是2张,但如果采用具有侵略性的“此消彼长”方式,则可换算为1张。如果卡牌获得现象频繁,获得的卡牌种类或范围也应有所限制或针对,以防玩家出现“装备牌”等卡牌使用率下降的情况,会间接造成游戏阻塞(通俗地说,就是游戏运行不顺畅,比较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