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特人 Jutes
比德将朱特人的家园标在盎格鲁人的另一边,即日德兰半岛的北部,换言之朱特人与撒克逊人较亲近。塔西佗将居住在日德兰半岛北部的居民称为欧多色斯人(Eudoses),后来这批人才被称为朱特人。朱特人亦曾与伊东特勒斯人(ēotenas)一同被牵涉入与丹麦人的冲突中,诗篇《贝奥武夫》的芬宁斯堡段落描绘了当时的情况(1068-1159行)。亦有人将伊东特勒斯人解释作巨人(Jotuns),隐喻语中则代表敌人。
有些历史学家并不认同比德的意见,他们在536年确认朱特人被称作伊因斯尼人(Eucii)或撒克逊伊因斯尼人(Saxones Eucii),表示他们与撒克逊人有关以及是法兰克人的侍从。伊因斯尼人很可能被等同于另一个不起眼的种族欧西安人(Euthiones)并可能与撒克逊人有关。
583年的诗篇贝宁蒂乌斯福图内特斯曾提及到欧西安人从属于法兰克人希尔佩里克一世。这个结论受到后来位于肯特郡的朱特人所同意,因为该地区正好是位于肯特郡对面的欧洲大陆(现今的佛兰德)以前是法兰克帝国的一部分。尽管朱特人被描述是莱茵兰南部的撒克逊人或邻近的弗里斯兰人,但这并不矛盾,因为他们很可能是来自日德兰半岛的移民。
阿赛尔曾他的作品阿尔弗雷德的一生(Life of Alfred)中声称阿尔弗雷德大帝的母亲奥丝贝嘉是怀特岛朱特人的后代,从而排除了阿尔弗雷德大帝是哥特人的可能性。 然而,这并不太可靠。另一个现代的假说—朱特人假说(Jutish hypothesis)则受到《牛津英语词典》所接受,将朱特人等同于曾居住在瑞典南部的济兹人。初步来源指济兹人也被称为伊奥达斯人(Eotas) 、艾奥达斯人(Iótas)、伊鲁坦人(Iútan)和济塔斯人(Geátas)。
然而,在诗篇《威兹瑟斯》和《贝奥武夫》中,费恩恰好将伊东特勒斯人与济塔斯人区别开来。这可能是这两个种族的名称太过相似而产生混淆,举例来说,瑞典国王奥斯滕死亡的消息亦有类似的问题。朱特人很有可能是与济兹人和哥特人有关连,因为这在哥特传说中哥得兰岛的居民离开欧洲大陆中被提及到(波兰的维尔巴克是斯堪的纳维亚人迁移的证据)。
四世纪末,朱特人联同一些盎格鲁人、撒克逊人和弗里斯兰人横渡北海入侵大不列颠,取代、同化和消灭当地的凯尔特人。据比德指,他们最终定居在肯特郡(并且被称呼作简图亚尼人(Cantuarii))、汉普郡(韦塞克斯时代)和怀特岛(并且被称为乌斯图亚尼人(Uictuarii))。
有不少地名证明了朱特人曾在该地区居住,例如被伍斯特的约翰指其英文名称是新森林的耶廷(Ytene)。
朱特人在公元575年于大不列颠的分布图
虽然在肯特郡发现朱特人的影响力是司空见惯的事(例如可分的继承权的实行被称为男子均分土地继承法),但他们在汉普郡和怀特岛却绝迹,可能是因为受到周围的撒克逊人所同化,只留下一点痕迹。
最近有位学者,罗宾·布什(Robin Bush)甚至认为汉普郡和怀特岛的朱特人是在西撒克逊人主导的种族清洗中的受害者,虽然这一直是学者之间的辩论主题,但反对者则称只有贵族可能已经灭绝。686年,比德是唯一的历史证据,而他亦清楚地暗示了事情就是这样。
肯特郡朱特人的文化通常被认为较盎格鲁人和撒克逊人先进,并受到罗马人、法兰克人和基督教的影响。殡葬证据表明,非基督教徒较早停止了火葬,并将珠宝从坟墓中取回,显示出与来自欧洲大陆的莱茵模式有密切的关系,也许暗示著与法兰克密切的商业往来。
朱特国王肯特的埃塞尔伯特与法兰克公主肯特的伯莎结婚并将基督教引入不列颠。他亦是唯一一位朱特的不列颠的统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