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杀里接触3V3以来,不爱边锋唯爱主将,打到如今,自觉在选将上经历了递进的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首抓刘备
由于看重刘备的百搭性质以及回血能力,在选将的开始阶段,总是习惯于首抓刘备,而后和张飞月英香香孙权甘宁等进行配合,这一期间基本处在一眼即能看出的搭配阶段。
2.第二阶段,首抓张辽
对于3V3的认识开始进入到“前期后期”阶段的认识,并由此从选将到排阵开始制定针对性的战略战术。
张辽作为“后期之王”在此阶段被我至为推崇,而张辽加上“粘稠之王”华佗的组合拖后期则常常是我的组合首选。若被对方选走张辽则出月英诸葛或月英郭嘉或六刀流之类的爆发强力输出组合,力求前期解决战斗。
3.第三阶段,首抓郭嘉
这源于对于3V3中的“一波流”的重新思考与认识,一波流曾被我在第一阶段认为纯粹是拼RP或是运气,然而在第二阶段之后,我发现之前的想法有所偏误。而在对于一波流组合的挖掘中,发觉好一波的核心,多为郭奉孝!于是开始进入首抓郭嘉第三阶段,至此,方有略窥门槛登堂入室豁然开朗的感觉。
当然,所谓的“首抓”不是绝对的,例如有郭嘉张辽而无强力一波时,那当然还是首抓张辽,踏踏实实打后期。
先说一说对于“一波流”几个基本问题的思考:
1.何谓之“一波流”?
个人意见,一波流,并非简单的黄盖上来苦肉,有了连弩清场,没了连弩自杀。我所认为的“一波流”,乃是在己方的某个出牌回合(有可能并非第一回合),通过压榨己方的最大潜力,实现一回合内摧毁对方的目的,主要表现为直接杀死对方主将。
压榨己方最大潜力,意味着两个边锋都可为此目的献身,而主将亦只需保留基本的一血即可。
2.“一波流”只靠运气而没有技术含量?
此言大谬,个人认为,选将阶段且不论,在目标回合中为了实现压榨出己方的最大潜力,其边锋主将排放、让先与否、边锋行动顺序、队友间给牌策略、攻击时输出策略、以及 三人之间相互默契等方面,都是有着很高要求的。
以鄙人之见,持久战单个武将的操作中,唯有诸葛武侯的观星有可与之相比的技术含量。
事实上,几乎所有的“一波流”都是三人组合,且三人在一波的过程中都必须起着重要作用。从这点上来看,便比一般的二人组合更为需要技术含量。以郭嘉+华佗+黄盖为例略为说明:
这个组合可以称得上一波流之始祖,后世许多组合皆是由此而来,被对方选到这个组合几乎必然是选将上的大失败。冷色之下该组合更是威力巨大。
但即使是这个最为基本的组合,也有着诸多细节之处:
1)边锋主帅如何排阵?
新手往往注重黄盖与敌方的直接接壤,而选择黄盖边锋的做法,在OL上甚至也见过让华佗主公者。然而,在思考之后,可以发现,黄盖主公才是最佳选择 !!尤其是冷色方时。
黄盖主公的优势有:
首先是先手优势。
冷色时可上手直接苦肉,而不至于被对方乐主或是被拆迁流拆走华佗手牌,以最佳状态开始一波。暖色时,对方肯定不敢让先,如是则只需面应对方主公一人的输出即可。在减少损耗上做到了最大化。
其次是牌数优势,黄盖主公可多苦肉一血,比之华佗主公大优。与郭嘉主公相比,一血换两牌血量是相同的,但是,苦肉之血不需要浪费输出,而郭嘉之血需要浪费出。事实上,在这个组合里,没有连弩之前的输出是至关重要的,这往往是苦肉完之后的最大掣肘。并且,在黄盖主公的情况下,郭嘉最后一血可以牺牲,相当于多了三张牌。而郭嘉主公时,没有办法拿到这最后的三张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