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HD 化所必须克服的问题
只要提高成像解析度 3D 多边形就会变得更细致,所以 HD 化只要更改解析度就能搞定吗?
当然没有那么简单喽。
虽然 3D 多边形只要提高成像解析度就会变得更细致,但是 HD 化的时候还存在着许多必须调整修改才能符合 HD 主机标准的部分。最显着的应该就是萤幕长宽比了,因为当年 SD 主机的画面是以 4:3 为标准,但是现在的 HD 主机全面改为 16:9,如果不调整画面内容的话,就只能让左右留黑边或补边框背景之类的东西来填满空缺,不过这样会浪费掉许多显示面积,效果不好。直接左右拉宽的话画面比例会不正确。通常只有制作规模小的 HD 化游戏才会使用这两种方式。
像 HD 化的《死亡鬼屋 3》就没有修正画面比例,只加上黑边,所以一款够格的 HD 化游戏,首先就是要搞定16:9 宽萤幕化。变更画面长宽比说难不难说简单也不简单,要看游戏当初制作了。有些游戏当初就支援 16:9,HD 化时自然没什么问题,不过有些游戏当初只考虑 4:3,显示范围以外的部分可能根本没有制作出来或是残缺不全,这类游戏要补足宽萤幕延伸出来的部分就不是那么简单,例如《最终幻想10》的 HD 版据说就是卡在这部份转换的作业量庞大,所以自去年 9 月发表以来迟迟没有下文。
上图:原本 4:3 的画面,改为 16:9 之后视野变得更宽阔
接下来要搞定的就是非3D 多边形的画面元素,主要集中在文字与介面(UI)部分。文字部分如果是标准字型的话,那么不难解决,因为现在的字型都已经是向量字型,可以随着解析度缩放维持相同的细节。不过 UI 部分就没那么容易了,因为画面上固定的 UI 多半都是由 2D 点阵图元素构成的,想要提供良好的 HD 化效果,最好就是重新画过,或是找出当初制作的素材,看看有没有保留比较高品质的原始档 / 原稿,套用到 HD 版使用。当然,也有一些游戏放弃这部分的强化,直接拿低解析度的素材套个滤镜放大处理,或甚至连滤镜都不套直接放大的,效果可想而知。
《怪物猎人携带版 3rd HD版》的介面图素完全没强化,仍维持粗糙的低解析度模样,除了以上与画面有关的部分之外,HD 化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其实不少,像是操作介面或系统功能的差异(按钮名称、进度储存等)等,因为很多不是表面上看得出来的细节,在此就不赘述。